以体育人 竞赛树人

该校现有超13.3万平方米的体育场地(馆)。 广东理工学院供图
助跑、起跳、腾空、过杆、落地……动作一气呵成。在日前举办的第23届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中,广东理工学院田径队队员李湘薇勇夺女子甲组跳高冠军。
“成绩不仅是对我能力的肯定,也让我更坚信付出终有回报!伤病和挫折只是暂时的,坚持和热爱才是永恒的。”赛后,李湘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。
成绩的背后,是广东理工学院“以体育人,竞赛树人”理念在体育教学中的映照。2020年—2024年,该校参加省级及以上比赛获前八名合计超2200项,年度获奖数从2020年的172项,跃升至2024年的842项,走出“以体育人,竞赛树人”的特色发展路径。
●南方日报记者 刘舜欣 通讯员 赵洁宜
体育赛事多点开花
近年来,该校在省级、国家级多项体育赛事中多点开花——
该校在第23届中国大学生游泳锦标赛中夺得3金11银8铜;在第19届中国大学生跆拳道锦标赛(总决赛)中获3金3铜;在2025年全国蹼泳冠军赛中获2金4银4铜;在第十八届中国大学生体育舞蹈锦标赛获3银1铜;在2025年全国跳绳联赛(浙江兰溪站)获6金8银2铜……
该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,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,突破了传统体育教学中,将教学、训练和竞赛孤立开展的模式,创新打造了“学练赛育”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,构建了“以体育体—以体育人—以体育心—以体育智”育人体系,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和竞赛中享受乐趣、增强体质、锤炼意志。
眼下即将迎来开学季。该校迎接的不仅是新一批朝气蓬勃的年轻面孔,还有即将建成的翔中体育馆。
“我校高要校区新建的翔中体育馆将于9月投入使用,建筑总面积超9000平方米,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体育场地及设备。”该校体育学院副院长杨波说。
展开全文
走进翔中体育馆四层,10片偌大的崭新羽毛球场映入眼帘,“这些场地、设施将为我校体育教学、竞赛训练提供坚实保障。下一步,还将建设伸缩看台等设备,筹备举办更多省市级赛事。”杨波说。
在师资方面,广东理工学院体育学院现有专任教师94名,硕士及以上学历占96.81%,现有博士8名,满足体育教学多元化需求。同时,组建了一支涉及25个竞赛项目的教练员团队,保障学校体育训练与竞赛工作有序进行。
“我们在赛前为学生提供战术指导、规则研究及心理辅导,赛中提供临场指导与战术调整,并带领学生赛后总结,为学生们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和帮助。”该校体育学院教师、跆拳道队教练彭志刚表示。
实现从“育体”到“育人”升级
广东理工学院在体育教学中,不但注重学生体能与技能的锻炼,更注重道德品质、职业素养、团队合作等综合素质的培养。
在优化课程设置上,该校开设了20门涵盖传统运动项目和新兴运动项目的体育课程,实现每名学生至少掌握1-2项运动技能的目标。
“我校不断把竞技体育中的新兴项目、与奥运会接轨、更受年轻人喜爱的项目融入体育课程,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到项目中,提升学生的积极性。”杨波介绍。
“以体育人,竞赛树人”的理念如何贯穿于人才培养中?该校创新打造的“学练赛育”一体化教学模式正是关键。
“我校把传统的技能传授升级为运动技战术、体育品德、体育精神的全面学习,并以比赛检验学习成果,形成‘学练赛’的过程,实现体育教学的育人价值追求。”杨波表示。
该校把教学作为基础,训练作为提升手段,竞赛作为检验环节,形成有机的整体。在“学练赛育”重点环节——竞赛上,广东理工学院通过搭建赛事矩阵,构建了“班级—院级—校级—省级—国家级”五级竞赛体系,在校内以班级赛、院系赛、校级联赛为基础,选拔优秀运动员组建校队,并通过省级竞赛锤炼队伍,推送至全国性赛事,形成“层层递进、以赛促练”的良性循环。
2024年,广东理工学院共举办校内赛事20余项,为高水平竞赛储备人才,同时积极承办省级体育竞赛。自2020年来,连续5年承办广东大学生篮球联赛,不断提升学校赛事组织、后勤保障等水平。
“在体育竞赛中,学生面临胜负考验能学会正确看待成败;团队竞赛能增强学生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;严格的竞赛规则能培养学生的规则和诚信意识,实现从‘育体’到‘育人’的转变。”该校体育学院副院长王群英说。
体育实践场域从课堂走向社会
在“以体育人,竞赛树人”理念指引下,该校积极打破校园边界,构建了多元协同的育人平台,将体育实践场域从课堂、校园延伸至社会。
“我校自2014年起举办第一届篮球联赛,目前已形成重要体育品牌,单届赛事在某网络平台赛事累计热度超300万。学校还邀请NBA球星、社会知名球队到校开展比赛、技术交流,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与氛围。”杨波介绍。
该校还积极拓展校外联动,学校体育学院与中国澳门匹克球体育总会共建了匹克球训练基地,为香港、澳门、肇庆三地开展匹克球交流与合作创建良好平台。
在广东理工学院,体育的力量早已超越赛场,成为学生塑造人格、启迪智慧、滋养心灵的途径。
“下一步,我校将持续推进‘以体育人,竞赛树人’模式,完善‘学练赛育’一体化教学模式,通过德育与体育融合,让更多学生参与其中。此外,要构建完善的校内竞赛体系,做到‘周周有活动,月月有赛事’,提升体育教学的信息化、智能化水平,推动我校体育教学稳步推进,为地区发展作出更大贡献。”广东理工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






评论